The Last Knit《最後的編織》
影片過程敘述
影片開頭從一座高崖由下往上,畫面切到最高點,出現一個平台,上面有一個婦人,手中拿了把椅子,往懸崖邊走著,走到距離懸崖大約四個人物身影後站定,頓了一秒,接著整個上半身往後轉,似乎在查看後面有沒人有跟來,又頓了一下,然後把椅子放下,坐上去搓搓手,小心翼翼的拿起2根放在大腿上的編織針。
左右手各拿一隻編織針的主角,稍微彎腰拿起了放在腳旁的毛球開始編織。編織的喀滋喀滋聲,帶著一點寧靜,接著畫面慢慢變暗,不久後又切了回來,這時後畫面中出現一條很常很長的針織圍巾,一路延伸到女主角腳邊。編織的聲音,隨的主角的熟練呼快忽慢,越來越順暢,整個畫面中也只有編織針互相撞擊時的喀滋喀滋聲。主角摸了下剪刀後,拿起旁邊的毛線球繼續編織的動作。
之後圍巾越來越長,有些部分堆擠在腳邊,主角便把它們用腳往前移開,這時鏡頭快速切到懸崖邊,發現超長圍巾的盡頭已經超過懸崖邊,緩慢往下垂墜著!接著開始出現鼓聲的配樂,搭配著針織聲,節奏越來越快、緊湊,產生緊湊、緊張感,似乎沒發現異狀的女主角繼續編織著,可是圍巾不斷的被懸崖那頭的下墜力量拉扯,坐在椅子上的主角被那股力量往前拉,她往反方向扯回一小段圍巾繼續編織,然後又被往前拉,她又扯了回來,就這樣重複好幾次,後來再也撐不住了,便從椅子上往前撲倒。
這時候主角才感覺到好像哪裡有問題,在她尋著圍巾的方向、走向懸崖邊找尋問題點時,一路上仍然不斷編織著手裡的圍巾,就算找到了問題,想著怎麼解決時,也沒有停止編織。隨著時間的過去,下墜的圍巾部分越來越多,移動速度也跟著變快,這時後搭配規律緊湊的鼓聲配樂,讓我的心情也跟著緊張起來。突然間,整個圍巾下墜的力量把主角往懸崖下扯!千鈞一髮之際,主角的鞋子勾到懸崖邊,好在沒有整個人跌下去,讓人不禁捏了一把冷汗。
心得感想
這是一段7分多的影片,中文譯名《最後的編織》,在影片的進行中沒有任何一句對白、一個字出現,卻能完整呈現影片的臨場感及緊張感,透過人物的動作、配樂影響我們的感官,緊湊、震撼、精彩。
影片一開始感到一片寧靜,接著畫面由下往上,由一條很陡的垂直線切入一個平台,讓人產生一種陡峭懸崖的直覺,此時配樂中參雜些許腳步聲,雖然一個人影都沒看到,卻有種暗示效果,肯定畫面以外的地方一定有一個人或物正在做什麼事。果然,畫面接著出現一個婦人,從人物身上的穿著(針織毛衣)及動作來看,似乎在暗示觀眾,人物的專長是編織,象徵現實世界人們所從事的工作、或某一目標。而持續編織的動作則象徵人們不斷在為目標奮鬥。喀滋喀滋的編織聲,就像是時間滴答滴答的流逝、一路延伸的長條圍巾,意味著在人生當中看不見的盡頭持續前進。而原本已經夠長了、該停止編織的圍巾,在主角摸到剪刀時,卻反而拿起的一旁的毛線繼續編織,主角曾經有機會可以斷開,卻不願意停止。